一、加工設計生產1萬-10萬噸炭基肥料生產線一條
我公司擁有的生物炭產品配套設備生產線可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設計1萬-10萬噸炭基肥料生產線所需全部設備,并負責設備安裝調試,售后服務。
二、秸稈綜合利用炭化基地建設
自2016起,公司將在全國農作物主產區大力推廣“秸稈炭化基地建設”項目。通過根據不同地區實際情況,合理布局建設炭化基地,生產生物炭粉,公司負責回收。該項目實施將徹底解決國內農作物主產區作物秸稈焚燒污染嚴重問題,大大降低了廣大農民秸稈運輸難成本。同時,公司推出了秸稈換肥料的經營發展模式,使廣大農民在解決了秸稈處理難的同時,減少種地成本支出。
2016年,公司將在岫巖縣發展建設50個秸稈炭化基地,年可處理秸稈等農林廢棄物15萬噸以上,實現年生產生物炭粉5萬噸,銷售收入8500元,利潤3500萬元,新增就業300人。同時消化處理15萬噸秸稈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7.45萬噸。
三、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項目
我公司與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強強聯合共同實施的“秸稈綜合利用——炭化還田”項目是以聯耕聯種和承租兩種形式集中經營農民土地建設高標準農田。本項目實施采取的聯耕聯種即:在公司的科研團隊服務下,采取“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新型企農合作經營模式,在持續穩定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基礎上,按照農戶自愿的原則,由公司統一組織,以打樁等形式確定界址,破除田埂,將碎片化的農業用地集中起來,實現有組織的連片種植,再由公司科研團隊提供專業化服務,統一提供項目區作物種植所需全部生產資料,待作物收獲期,公司將參照當年糧食市場平均價格收購項目區全部糧食及秸稈和穗軸。通過配套建設秸稈炭化基地將回收的秸稈、穗軸炭化加工生產生物炭基肥料返還土壤,從而實現打造了“增面積、降農本,促還田、添地力,提單產、升效益”的新型生產方式。
本項目實施采取的聯耕聯種及配套秸稈炭化基地建設是推動秸稈還田與禁燒工作最為有效手段,項目區的所有田塊都將實現秸稈全量還田。同時項目實施過程中公司創新經營方式采取秸稈換肥的經營手段,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高標準農田+新型經營方式+配套產業”的項目組和一體化建設模式,從而實現構建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使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有機結合以及秸稈綜合利用有機結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本項目實施完全符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關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項目的基本條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公司熱誠希望與有意向尋求強強聯合的企事業單位、農民合作社、投、融資公司采取聯合辦廠、技術入股、產業合作等形式共同發展秸稈綜合利用炭化基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項目,在實現國家高度重視的地區秸稈等農林廢棄物污染嚴重處理難問題的同時,實現共盈。